返回
取消

首页 旅游

市井香港:让人迷恋的老味道

2012-10-19 15:43:02 阅读(0)
让人们每天的日常生活就在古迹和历史中展开,这是香港的建筑活化给予我们的最大启示。上环、中环最大的特点是古雅、休闲,咖啡厅分布在每个街道拐角处,成为内地人口中地道的“小资地”。 ...

让人们每天的日常生活就在古迹和历史中展开,这是香港的建筑活化给予我们的最大启示。上环、中环最大的特点是古雅、休闲,咖啡厅分布在每个街道拐角处,成为内地人口中地道的“小资地”。

  小时候对一个问题颇为好奇:香港真的有黑社会么?如果有,他们到底是不是个个武艺高强、美女缠身?长大后更为有兴趣的问题却转为:香港的iPad比内地便宜多少?香港哪里的叉烧包才最正宗?

  香港在成长路上打下的烙印总是物质而世俗的。那是公众舆论塑造中的香港。这些年,继续出入香港口岸,来往于两地之间,只看到维多利亚港上的繁华灯火,却没好好端详隐秘于灯光之下的香港。

  此次走访香港,然后回来纸上谈兵,把怀旧、市井、民俗等关键词搬上台面,我想提及的是一个存在于荧屏内外、小市民口中的老香港。

  油麻地:世俗生活VS卑微生活

  怀旧的人大把,但很多人除了从香港电影中看到古惑仔式的江湖打斗,听到王家卫式的靡靡之音,对老香港的生活形态大都却是一知半解。

古迹和历史中展开

古迹和历史中展开

  让人们每天的日常生活就在古迹和历史中展开,这是香港的建筑活化给予我们的最大启示。

  所谓老香港精神,荧屏所能展示的只是其中一面。旧地重游,最能睹物思情,油麻地、上环、中环独有的传统社区特色共同为我们揭示的是一座永不落幕的旧式香港:世俗生活与卑微生活相互交汇,草根香港与上流香港相互交集。

  电影比生活华丽,但生活比电影更真实。荧幕之外,油麻地戏院、一利和称号、“香港遮王”所传达的则是一种平淡无奇、但绝无仅有的香港式人生。

  唯心

  重塑祖父的黄金时代

  一个酒徒应该如何为自己写忏悔录,我说的是我的祖父。

  他是一个香港迷,但他没有到过香港。他有些少年伙伴去了,游水过去的,后来多数都发达了,回乡祭祖、修祠堂,抽的不再是廉价卷烟,喝的也不再是廉价米酒。故乡里他的后辈们也陆续有人“走香港”,那些村里的地痞流氓,有的经人介绍傍上富婆,有的虽然做不了大老板,但也经常能捎些旧衣物回乡,让家里人不愁穿。

香港街头的电车

香港街头的电车

  可惜这个曾给地主家的女人们洗脚的男人,没等到和伙伴一起游水去香港,就酗酒中毒死了。

  对于这件事,家族的女人都认为那是命。她们后来常常叹息着假设:要是他也“走香港”,后代子孙至少不发财也能沾下光。女人们的叹息都是可以理解的,纵然是假设,人们也习惯往好的想,仿佛能游水“走香港”的,结果都能大富大贵,祖上有光,背后的艰辛与心酸却总没人问津。

  如果祖父后来“走香港”了,结果不好说,过程必然与荣回故里的同乡人无异:他开始应该不是生活在上环中环,那是老香港有钱人家聚集的地方。他应该先从码头的苦力工人做起,比如在油麻地当搬运工或者果栏的送货工,业余消遣除了思乡,就是与在避风塘生活的水上人一样,到油麻地戏院看一出电影,祖父的时代应该能赶上《侠盗一枝梅》或者太环线时期的港产电影(那时还没有多少咸片看)。

翻新后的油麻地戏院

翻新后的油麻地戏院

  经过几年的苦力拼搏,他终于在油麻地成为这个草根社区的一员,得到本地老香港人的承认。或许他能凭借在故乡可以充当半个赤脚医生的修养和见识,在上海街开一小间中药铺,做一名为邻近街坊把脉开药的中年郎中,要是耐得住寂寞,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没准药铺会在近几年香港历史建筑活化中被授予历史名店称号。

  他也有可能凭借少年时的习武功底,在被称为平民夜总会的庙街前耍杂技、玩口吞宝剑,后来被某电影剧组相中,从替身、跑龙套做起,因为走运到最后还成为一代武打明星。

  关于祖父的“走香港”,还有第三种出路:不嫖不赌,不吸毒,憨厚耿直的性格让他备受命运女神的眷顾,半路巧遇贵人,先被招纳后被提携,后来华丽转身为湾仔至油麻地一带某行业大王,如香港T V B大剧演的一样,成为一朵商界奇葩。自然而然,还可以进一步推敲他的后代的成长轨迹,比如他的孙子,出生于香港,留学在英国,工作于内地,阴差阳错还可能上了《非诚勿扰》的舞台。

  故乡与香港的联系、人生的偶然与必然,已经足够让我意淫祖父的后半生。而老香港、避风塘码头、戏院风月、挥汗如雨……这就是我在油麻地果栏市场里所能想象的关于祖父的另一个黄金时代。

  假如祖父不酗酒身亡,假如祖父游水“走香港”成功……

  现场

  油麻地:草根老香港缩影

  从佐敦道一带步行来到油麻地,并不用花多长时间。油麻地警署相对的天后庙香火依然旺盛,但电影里传说中的庙街已经变短,刚好不是夜市时间,摆摊档的社会青年还没有出现,庙前的榕树头广场也不见说书先生与算命的人。

市井化的香港其实才是最真实的香港

市井化的香港其实才是最真实的香港

  与庙街相邻近的另一条街道,毫不起眼的老式歌舞厅钻石歌廊已经开门做生意,客人不多,只有几个老年人的身影。同行的M ichael杨告诉我:别看门面不怎样,这可是很多老香港人的童年记忆。看来,《火舞风云》的舞女故事其实也有现实版。据说很多年前,舞女歌厅唱歌,独自一人养活家里好几个子女的家庭在这一带并不罕见。(来源:南方都市报 南都网

  要追寻油麻地发展的蛛丝马迹,果栏市场是最不能错过的。听说这里也是多数香港警匪片的主要拍摄场地,杂乱的市场,狭小的门铺后巷,特别适合拍警匪追逐的枪战场面。如果用乌烟瘴气来形容果栏市场一点也不过分,但都属于过去,如今果栏的杂乱、卫生等问题已经得到治理。

  咸片戏院:那些与青春有关的日子

  “有咩剧睇?今日戏院开不开门噶?”一个光头、身体发福的中年男人一看见我们来到油麻地戏院门口,就探头过来打听今天戏院的行情。再过一个星期左右,戏院将会上演《琵琶山上英雄血》、《六月雪》等剧,这个上午时光,戏院正在筹备待演剧目的彩排,暂没对外开放。

  看得出,穿着红色短袖上衣的他已经在戏院门口等待很久,有点坐立不安。他姓张,与到油麻地一带的外来打工仔不同,张生是土生土长的油麻地街坊。每天醒来吃完早餐,背个斜挎包、拿把黑雨伞来到戏院晃悠、打发时间是他这些年来一直在重复的事。据他说,这习惯的养成来源于他的青年时代,也即上个世纪80年代中后期至90年代。

  据了解,80年代末油麻地戏院生意已经走下坡,一般戏院会让电影上映两星期,但因为观众太少,所以经常减档,在档期之间,只好放映一些色情电影吸引观众。1987年12月,油麻地戏院加入新成立的新宝院线,并在放映最后一部非色情电影《英雄本色2》之后,转身成为一家专门播放色情电影的影院。

  一利和称号:凝结油麻地街坊情怀

  在油麻地地区,出生于不同年代的人,对油麻地戏院的感情也不太一样。

  已经七十多岁的何太是老字号一利和称号老板,她自称是标准的电影迷,何太爱上油麻地戏院显然比张生早。结婚前,她记得戏院大部分时间是放粤语电影。在她生完第5个孩子之后(何太共有子女7名),她还是会坚持到戏院看电影,因为孩子们比较吵闹,她要用一堆零食才能让他们都安静下来。那时的油麻地戏院并不豪华,甚至有跳蚤在木制的椅子上,前排座位售价4毫钱,后排座位售价7毫钱,一碗馄饨面才3毫钱,当时何太对电影入迷至极,她说自己是宁愿不吃东西也要存钱看电影的那种。

  就在戏院后面的一利和称号是她继承父辈的家业,也已经有七十几年的历史,这个店也是倚靠油麻地果栏生意而诞生的。与多年前相比,现在生意已经大不如前,因为马路对面的果栏市场现在都用电子称,开门做生意的人基本不用这种手工称和算盘,何太坦言:称铺继续开着,也不是为了赚钱,多数时候是为了老朋友老街坊过来坐坐、叙叙旧,偶尔能卖出一把两把称,都是上年纪的人为了当做纪念品或者收藏品。

  怀旧地理

  果栏

  果栏建于1913年,经营的商铺初期只以草棚搭成,直到上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香港政府才开始批地让栏商兴建固定楼房,多幢一两层高的砖石建筑逐渐组成今貌,至今尚可见到不少具战前特色的岭南装潢。最初渡船街、窝打老道一带卖鸡、鸭等家禽,东莞街卖菜,而后面是九龙鱼市场,果栏的面积比现在小得多,1965年鸡栏和菜栏搬迁至长沙湾后,才全部变成果栏。

  上海街

  曾经的上海街是临海的商业聚集地,商铺林立,一直到六七十年代,上海街一带都是九龙最繁华的地方。后来不断地填海和拓展,上海街商业中心的地位渐渐被新起的弥敦道取代,后来还有曾经连成片的骑楼唐楼,也被大规模地拆除。现在能看到的骑楼很少,如今上海街最多的就是和烹饪有关的杂货铺,也还剩有几家百年老店。

  庙街

  这里曾经是《新不了情》、《食神》等多部电影的拍摄场地。这里的夜市,处处反映着香港的生活文化。夜里的庙街,除了有志趣相投的粤曲迷聚集作即兴演出,还有业余歌手献唱著名粤剧折子戏、广东流行曲,甚至西方流行曲,此外还有一些相士和职业棋手的地摊,地方色彩非常浓厚,所以庙街又被称为“平民夜总会”。庙街得名,因附近的天后庙,但这里又称“男人街”,这是因为庙街内大部分摊贩所售的商品,都以男性用品为主:如牛仔裤、钢笔、腕表、激光唱片、电子产品和玩具等。

  油麻地戏院

  油麻地戏院是香港现存唯一一座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建成的电影院、戏院,戏院于1930年建成,开业初期只放映默片,到了1934年1月23日才转为放映有声电影。油麻地戏院是当时附近油麻地码头及油麻地果栏的苦力、油麻地避风塘的艇家和车夫的消遣地点,也见证了香港电影业的兴衰。戏院最后于1998年7月31日正式结业,并于2007年被列作第二级历史建筑物,并且获得建筑署修复和活化为戏曲活动中心。

  油麻地警署

  TVB很多剧集的警察局原型。原本1893年落成,原址位于众坊街,1922年才迁至现址。这栋典型的爱德华式建筑,楼高三层,已经被香港古物咨询委员会评为三级历史建筑。

  红砖屋

  坐落于上海街的具有传统典雅英式风格的红砖屋原本是油麻地抽水站的一部分,它的历史比油麻地戏院更加悠久,建成于1895年。当时九龙居民主要靠打井取水,但随着大量工人聚集,井水供不应求,当时才设置了抽水站。

  专业审视

  活化建筑如何为群众所用?

  建筑活化风世界各地都有,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加速,这几年香港在这方面的工作特别频繁,历史建筑不是高高在上,如何避免圈地收门票,让人们每天的日常生活就在古迹和历史中展开,这是香港的建筑活化给予我们的最大启示。比如如何最大限度地避免了历史古迹的商业化和功利化,避免重新利用之后的面目全非,即使油麻地、中环一带有些历史建筑成为餐厅或商业场所、酒店,但与表面浓烈的商业味道相比,是建筑本身所固有的历史气息和艺术文化内涵。油麻地戏院是最成功的重新利用案例,红砖屋也典型地实现了其现代社会职能,所有现代艺术的火种、人间世俗生活,都可以在这些历史建筑中繁衍生息。

  住宿小推荐

  木的地

  地址:九龙佐敦长乐街1号

  相比佐敦一带的商务酒店,木的地属营业不久的精品酒店。酒店不大,但比较精致,最应该体验的是酒店采用先进影音设备的游戏包厢,住客可以自己在里面放电影、玩游戏,这在香港酒店中绝无仅有。

  上环、中环:草根香港VS上流香港

  作为香港的心脏地带,许多港片都会提到这一带。前几年到这里,一般都会碰到电影剧组在工作。据说这几年香港政府已经严禁各电影剧组在这里取景拍摄追车、动作等打斗场面,只有一些小成本影片可以在此拍摄。

  与尖沙咀、油麻地等不同,上环、中环最大的特点是古雅、休闲,各种古董店和露天工艺品市集、咖啡厅分布在个街道拐角处,成为内地人口中最地道的“小资地”。

  上环、中环最大的特点是古雅、休闲,咖啡厅分布在每个街道拐角处,成为内地人口中地道的“小资地”。

  唯心

  隐秘于闹市的“香港遮王”

  别以为上环、中环只是香港一个普通老区,这一带却是卧龙藏虎,比如被誉为香港“慈善遮王”的何洪希年虽逾90,每个周六日却总会在中环半山摆档修伞。

  拜访计划纯属“随缘”,运气还算不错,拜访当日,“遮王”恰好也在。

  开始戒备心还是有的,看到同伴拍摄,他的老伴就问到底是买遮还是采访。相比之下,何老比较健谈,他心直口快一句“要问赶快问”,然后就打开了话匣子。

  与想象中的“遮王”形象不同,这家半露天半摊档的修伞档,与周围的咖啡馆、创意设计店格格不入。但是修伞店虽不起眼,却养活了何老的9个孩子。不过据他自己说,他的子女都不愿意继承这份父业。在何老的顾客里,除了普通街坊,还有外国领事,香港高官。他造过的伞中有的现在还被历史博物馆所收藏,也有的因售价最昂贵而最后载入吉尼斯纪录。

每周末依然摆摊修伞

每周末依然摆摊修伞

  “香港遮王”何洪希年逾90,每周末依然摆摊修伞。

  一听是广州来的媒体,何老感觉更加亲切。因为抗日时期,他曾经在广州的造伞厂当过账房,由于工作的需要,他接触到了造伞厂不同的部门,就顺便“偷师”,当他三十岁的时候,自己一个人从广州步行了11天才来到香港。开始,他是每天推着自行车,车头放着雨伞,车尾放着修补工具,走遍全港替人修伞,后来才在中环定点下来。在二三十年前,这里还没有建成地铁,何老每天都要在深水埗码头花一毛钱坐船过海,来到中环修伞。

  这是何老过去的传奇。如今,他最大的心愿是能修伞到一百岁。但是何伯只是偶尔为客人度身定做雨伞。因为岁数大,眼睛不好使,现在他常常要在老伴的指导下,才能完成修伞工作。

  文艺地理

  上环永利街

  永利街正是一条保留了香港60年代建筑风格的街道,街道上充满着一幢幢保留着老香港回忆的唐楼。讲述一个靠做鞋养活一家的故事的《岁月神偷》,背景就以60年代永利街居民生活为主。

  以前这里有许多印刷厂,居民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人与人之间有着浓浓的老香港人情味。

  中环都爹利街

  都爹利街尽头的石级,用煤气灯装饰衬托着石长阶,为现代化的中环留下点滴怀旧色彩。电影《金枝玉叶》在这里取景,其中张国荣引吭一曲《今生今世》之后,落楼梯取车,车上尽是玫瑰花海,用来讨刘嘉玲欢喜的场景就是在此处拍摄。

  中环扶手电梯

  全长800米的中环扶手电梯,连接着中环市中心至半山干德道,是全球最长的户外有盖行人扶手电梯。电梯系统附近有许多特色景点,包括殖民地时代建筑、古董街、古庙、兰桂坊、SoH o美食区和被政府列为法定古迹的旧中区警署。因为中西文化交融,新旧并存的特色,让这里成为许多中外电影导演的理想拍摄地,如《重庆森林》曾于此拍摄王菲偷窥梁朝伟场面。

上环 中环是露天艺术品的市集

上环 中环是露天艺术品的市集

  上环、中环是露天艺术品的市集。

  中环结志街/卑利街菜市场

  《全城热恋热辣辣》就取景于中环的街市,包括结志街、卑利街菜市场、嘉咸街和中环特色的四五层高唐楼。电影镜头下的香港唐楼,两旁是街市,有卖湿贷的小商贩及茶餐厅,将本土小市民的生活特色表现得淋漓尽致。

  中环石板街

  荷里活道与皇后大道中之间的石板街,是香港一条著名的怀旧老街,因地面由一块块大石板砌成而得名。由于特别的构成,这里还是《龙凤斗》、《无间道》等影片的外景地,也是香港年轻人拍婚纱照的热门地之一。

  住宿小推荐

  宜必思香港中上环酒店

  地址:上环德辅道西28号

  新开张的经济型酒店,房间简洁但是设施齐整,房价适中,关键是地理位置极佳,就位于海味街旁,有叮叮车经过。步行几步,就是著名食府莲香楼。

  香港其他文艺地链接

  重庆大厦

  最能反映香港多元文化特色的地方,也因王家卫电影《重庆森林》而出名。有研究指出重庆大厦至少居住超过120个国籍的人士。

  浅水湾酒店

  张爱玲《倾城之恋》的爱情故事就发生在这里。书中男女主角白流苏与范柳原在浅水湾酒店浪漫相遇,更描写日军强攻浅水湾酒店。现在这里已经成为香港高级下午茶的好地方。

  湾仔

  香港最典型的新旧交杂地。也是红灯区夜夜笙歌的地方。而轩尼诗道位于湾仔中间,刚好把这区分成两半。《月满轩尼诗》戏中除了有车水马龙的轩尼诗道,还有表现这里特色的宁静的日月星街。

  公共屋邨

  香港的屋邨有着浓厚的邻里情怀,还体现出香港本地人的生活文化,所以成为不少写实电影的取景场地,比如《桃姐》,这里特别容易拍摄出香港社会小市民生活实况。

  旺角

  旺角原名“芒角”,有关旺角的黑社会电影数不胜数,最出名的当然是王家卫的《旺角卡门》,而《旺角的天空》以及《新扎师兄》等影片也主要在该地取景拍摄。

  平靓鲜:香港味道

  人人自称吃货的年头,吃货个个自危。不是因为千夫所指的食品危机,而是美食家扎堆,美食优劣本身变得没有标准,全凭一张嘴,美食造星比娱乐圈造星还频繁和夸张,这一点在香港尤为明显,很多人对香港美食依赖名人介绍,但由于“名人”太多,街上每一家食店都几乎有名人推荐史,所以关于香港的美食是非更加难辨。其实,香港美食也是阶级分明的,价格层次分流很明显,在这里,我们以香港平民美食为着眼点,力图为读者带来体现香港生活味道的“平、靓、鲜”。

  怀旧美食 历史与味道并存

  [观察]

  吃的是历史,而不是味道

  香港人爱怀旧,有些香港美食常常伴随浓浓的怀旧气息,美食文化中也包含相当一部分香港的怀旧文化。比如路边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茶餐厅,早点很难吃,食客却常常满座。一问,此食店开于上世纪70年代或者更久远。诸如此类的香港餐厅比比皆是,很大程度,香港市民吃的是历史,而不是味道。

传统的小吃

传统的小吃 

  传统总是会在时光的穿梭中渐渐流失,美食的传统尤为明显,有些是客观原因,比如食材的变更,机械对人工的替换,这也是我们对香港怀旧美食担忧。但传统并不一定就不能保留,除了那些仅存历史、没有味道的餐厅,不可否认,香港还是存在一些历史与味道并存的怀旧美食。

  [独家推荐]

  推荐1:冰室 茶餐厅的前身

  在香港,冰室被认为是茶餐厅的前身。冰室与茶餐厅主要不同之处,是前者只卖小食而不卖饭。但随着时代转变,不卖饭的冰室难以生存,故大部分冰室于1980年代至1990年代已式微,其余的冰室也参考茶餐厅的运作(截至2007年仅存以冰室名义运作的只有三十多间左右,它们多数于1960年代至1970年代初开业),售卖更多种类的食品。据说,冰室还是旧时代明星们的偷情胜地。

  美都冰室:在油麻地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二楼的桌子摆放、窗台造型仍保留几十年前的特色,因为这里处于街口,很多人喜欢坐在二楼的临角处喝杯东西,看庙街上的行人匆匆。这里以鸳鸯奶茶最为出名。

美都冰室仍保留几十年前的特色

美都冰室仍保留几十年前的特色

  地址:油麻地庙街63号

  百利冰室:屹立四十多年了,以冰花蛋球、窝蛋鲜奶、虾多士、生熟蛋最为人熟悉。来自父亲经营下来几十年的招牌和口碑,当然还有一大群街坊熟客,两代人担承经营。现在相比以前,食品花样也越来越多。

  地址:西湾河筲箕湾道216号

  海安咖啡室:1950于上环开业至今,坚持不变餐单,室内维持五十年代的格局,两边靠墙卡座、店中间是几张圆桌。据说在未填海前就在泊满渔船的上环海旁,时有海员出入,店名海安便有出海平安的意思。

  地址:上环干诺道西17号

  陈意斋:消费比普通茶餐厅稍微贵点。一间强调人手精制、不含防腐剂的怀旧小吃店。十年如一日的纸盒及铁罐内的怀旧招纸,以及以传统配方炮制的各款糕饼小吃,陪伴不少港人成长。其中虾子扎蹄、燕窝糕、盲公饼等,更是镇店之宝。

  地址:香港岛中环皇后大道中178号

  推荐2:旧式凉果、凉茶店:体现凉茶文化

  除了传统冰室,凉果、凉茶铺也是香港怀旧美食文化的一部分。有些店售卖凉茶、药材,并有驻诊中医的药行,这体现了香港独有的凉茶文化,但是能坚持传承下来的除了春回堂、源吉林几家,已经比较少。

  公利真料竹蔗水:已经有65年的历史。以前还自己在新界一带种植甘蔗,现在主要以菲律宾东南亚一带的甘蔗为货源。有些以前居住在这里的人回来,只是为了在周边晃悠晃悠,然后进店里喝杯甘蔗水怀旧怀旧。

  地址:荷里活道60号

有怀旧的味道

有怀旧的味道

  柠檬王:上世纪70年代开始于永吉街创业,店主刻意将铺位弄成木头车的模样,让游人能缅怀过去的时光。店主说柠檬王是其父创立,老父退休后,他就继承父业,由推着木头车在街头摆档,做到现在入铺,见证中上环一带的发展历程。

  地址:香港岛上环永吉街车仔档

  推荐3:香港车仔面 街头流动小食

  起源于上世纪50年代的一种平价面食,分别装有汤汁、面条和配料,配料通常有鱼蛋、牛丸、猪皮、猪红、萝卜等平价菜色。顾客可为面条自由选择配料,通常十多块钱就可饱吃一顿。

  新记车仔面:店主十多年前自内地来港,靠在街头推车仔面鱼蛋小食起家,之后有了车仔面档,卖自己最拿手的豉油卤水鸡翼、猪肠、猪颈肉,酱汁做得特别出色。

  地址:香港岛铜锣湾登龙街49号

  西贡松记车仔面:地道港式车仔面,是人气名店,据说连刘青云、张柏芝也常光顾。

  地址:福民路高胜楼19-21号

  香港点心 精致地道唯恐无人传承

  [观察]

  香港点心师傅面临人才危机

  周围的人普遍有这种认同感:同是粤式点心,香港的点心总是做得比较精致、地道。这说的是事实,以同等价位的点心而言,香港比内地略胜一筹。但很多香港友人认为,香港的点心发展其实是危机四伏的,要面临的主要是人才问题。因为传统点心制作分工没有那么明细,学起来比较漫长,相比层层推进的厨房炒菜师傅,培养成本高,还不容易混出来名堂来,年轻人都不喜欢学。

  其实,香港也有一些点心集团招募工人培养点心制作,但与传统点心不同的是,分工太细,一个工人就只认做一道工序。这也不利于香港点心传统制作的继承和发展。

有怀旧的味道

有怀旧的味道

  [独家推荐]

  添好运点心专门店:属于米其林推荐餐厅,老板是放弃四季酒店龙景轩点心部主厨一职,与拍档出来自立门户的麦桂培师傅(培哥),据说在旺角开第一家店的时候轰动全香港,排队排到隔壁店都要报警,很多明星都排不到座位。现在已经开了几家分店,这是在香港要以平民价格吃到好点心的好推荐,每个普通点心价格在15-20港币。位于深水埗的这一家规模最大,二楼还设有顶级点心贵宾室。特别推荐这里的马拉糕和叉烧包。

  地址:深水埗店,从电器市场步行15分钟左右可抵达。

  糖潮:这个店由于地理位置特殊,多为内地人所知,是一家以传统技术熬煮糖水的专门店,香港糖潮传统糖水以冰糖、蔗糖用传统技术熬煮出来,后来店家更陆续加入广东料理像道地小吃、烧腊、港式点心等等新产品,其实也在日本、中国台湾、中国内地开了多家分店,但到香港,还是推荐吃下这家总店的点心。这里的贵妃鸡粥值得一试。

  地址:九龙油尖旺区尖沙咀广东道100号

  鸿发糕品:糕点全是自家制作的,每日凌晨三时便开始准备。款式有松糕、白糖糕、鸡屎藤、千层糕、芝麻糕、艾草饼、钵仔糕、芋头糕等咸甜点,加起来也有二十款之多,老板黄伯自豪地说,这些款式从未变过,跟五十年前开店时卖的一样,并未为迁就年轻人新口味而改变制法。

  地址:深水埗基隆街251号

  茶餐厅 隐没于市井中的美食

  [观察]

  靠谱的茶餐厅大多很低调

  香港遍地是茶餐厅,但多数大同小异。Q肠、三文治、意大利面……固定供应的食物来去就那么几项,价格上下也差不多,所以能做好的茶餐厅其实不多,有点秉承冰室的历史,吃点历史老本,继续维持门面的意思。此次在佐敦道附近,瞧见一间门面贴着某位香港美食家的新书推荐,大概是“香港×× 间茶餐厅推荐”,心想肯定不错,就进去,结果不堪设想。后来被香港同行取笑:能说得出口的茶餐厅就那么几家,哪里有可能×× 家那么多。

  香港地道能专心于美食烹饪本身、而且能坚持的确实难找,即使有些听来的,经介绍的口碑茶餐厅也不靠谱,其实靠谱的茶餐厅大多很低调,也都隐没于市。

  [独家推荐]

  太平馆:这里的“甜卤水鸡翅”表面看起来老,却保留有鸡肉的原汁。据说其瑞士汁仍然每天以头抽、鸡骨、胡萝卜、洋葱、香料等熬制五小时而成,并混集数十年精华的酱汁制成,除了鸡翼,这里的焗牛尾也值得推荐。

  地址:茂林街19- 21号地下(近佐敦铁路站B2出口)

  德如茶餐厅:屹立了半个世纪,从一个简陋铁皮档开始,继而租下毗邻街铺,经营茶餐厅。小店铁皮车冲的奶茶,甘香浓郁,加上不去皮多士,脆卜卜,这些怀旧做法,深得上班族和名人明星欣赏捧场。

  地址:湾仔光明街2号

  火龙、街市:看百姓的香港

  载有穿豹纹装兔女郎的巴士从寂静的海味街上穿梭而过,空气留有余香:酒精味、女郎的吆喝声、媚眼与飞吻……巴士向兰桂坊的方向开去,那是香港行的最后一个夜晚,那一刻我刚刚离开大坑,从观火龙的人群中缓过神来。而在几个小时前,我还晃悠在深水埗小电器市场,沉迷在八卦杂志关于深水埗市集猎艳的小道消息之中。在香港这种市井、民俗的转换之中,我突然有一种难以言喻的穿越感。

大坑舞火龙的场面很热烈

大坑舞火龙的场面很热烈

  现场1:民俗

  大坑火龙 从“龙归沧海”到“飞龙在天”

  大坑舞火龙的场面比想象中要更热闹一些。

  开始听说傍晚6点多钟大坑一带就要开始封路,9月29日晚,我们几个赶紧在附近的茶餐厅吃个鸡翅快餐就到了现场。尽管去得早,但大坑各条街道都已经是人声鼎沸,来自四面八方的市民和游客早就聚集在各个街道口,等待火龙从身边走过。

  时间好像拖慢了一些,在人群中站立了一个多钟,除了些许锣鼓声,还不见有“大动作”。据说舞火龙的前奏是比较平淡的,火龙在晚上6时左右就在大坑莲花宫点睛开光了,然后来到安庶庇街插香后起龙,接下来的具体路线是这样:先到浣纱街对嘉宾作致敬礼,多数会打龙饼(喜结龙团),之后会按传统游街(火龙会在大坑的街道上舞动),途经浣纱街、京街、新村街、铜锣湾道等,游街完毕会到浣纱街拔香和重新插香,后在浣纱街表演至10点左右。整个仪式可分为“火龙过桥”、“火龙缠双柱”、“彩灯火龙结团圆”三部分。

  遗憾的是,我们没等到最后一部分完结,就率先撤离,因为人越来越多,很难抢到最佳观看位置。

带领舞龙的珠球是个插满香的沙田柚

带领舞龙的珠球是个插满香的沙田柚

  与舞火龙的盛大场面相比,我更感兴趣的是火龙的制作工艺。这集中了香港舞龙手工艺的传统特色:火龙全长67米,分成32节,先以粗麻绳扎成龙骨,再用稻草扎成(现改用珍珠草)龙身。龙头由藤条屈曲为骨架;龙牙以锯齿的铁片造成;双眼是手电筒;舌头是漆红的木片。带引舞龙的珠球是个插满香的沙田柚,一共两个。舞龙时,全条龙身都插上火红的长寿香,因为是在夜间舞动,所以更能显示出点点星火。以前节日完毕后,人们习惯把火龙抛下铜锣湾避风塘的海底,以示“龙归沧海”,但近年为免污染海水,于深夜用货车送到焚化炉去,于是就变作“飞龙在天”。

  舞龙还有特别的讲究,比如舞龙健儿不论是否大坑居民均可参与,但只限男性,其实在现场也看到有很多女性参与舞龙盛会活动,但大都只以舞龙慈善大使的身份为市民服务。

火龙的龙身都插上火红的长寿香

火龙的龙身都插上火红的长寿香

  [名词释义]

  大坑舞火龙是非物质文化遗产

  大坑舞火龙是香港铜锣湾大坑的传统习俗,最早于19世纪末出现,实际上由何时开始则无从稽考。2011年5月23日,大坑舞火龙被列入第三批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据说于1880年,客家人聚集的大坑村发生瘟疫,多名村民病亡。舞火龙是为了祛除瘟疫,在中秋节前后连续三晚,即是农历八月十四至十六舞火龙,并且沿袭至今。舞火龙在香港日治时期停办过3年。

查看全文
编辑推荐
猜你喜欢